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2021年上海初三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1

   日期:2025-02-12     来源:www.gfcfv.com    浏览:476    
文章简介: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题1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   1、单选题(1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题1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

 

1、单选题(1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不正确的是(    )

A.2OH-—2个氢氧根离子              B.—钠离子

C.—氯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    D.N2—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答案】C

【分析】A、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正确;B、图中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表示钠离子,正确;C、 表示氯化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错误;D、 N2表示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正确。故选C。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2Cu0==2Cu+CO2↑       B.2Fe+3H2SO4==Fe23+3H2↑

C.NaOH+HCl==NaCl+H2O    D.Ca2+Na2CO3==CaCO3+2NaOH

【答案】C

【分析】A、C+2Cu0 2Cu+CO2↑,应注明反应条件,故A错误;B、Fe+H2SO4==FeS04+H2↑,应是硫酸亚铁,故B错误;C、NaOH+HCl==NaCl+H2O,故C正确;D、Ca2+Na2CO3==CaCO3 ↓+2NaOH,碳酸钙不溶于水,故D错误。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减少的是(    )

A.C2H5OH+2O22CO2+3H2O    B.C+2CuO2Cu+ CO2↑

C.2KMnO4K2MnO4+Mn2O+O2↑    D.SO2+2NaOH=Na2SO4+H2O

【答案】B

【分析】A、该反应中没配平,故错误;B、该反应中有单质碳参加反应,故碳元素的化合价肯定改变,正确;C、该反应中有MnO2生成,不是Mn2O,故错误;D、该反应中生成的是亚硫酸钠,不是硫酸钠,故错误。故选B。

4.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4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C2H4    B.C2H5OH    C.C2H2    D.CH4

【答案】C

【分析】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5O2  4CO2+2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10、4,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类型、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则每一个X分子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故选C。

5.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的类型、元素的类型、分子的类型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水平、元素的水平、物质的总水平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类型、数目、水平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分析】①原子的类型、元素的类型均不变,分子的类型改变,错误;②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可以确定,错误;③原子的水平、元素的水平、物质的总水平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类型、数目、水平均不变,正确。故选C。

6.肯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水平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水平/g

120

90

6

5

反应后水平/g

86

108

22

a

A.表中“a”值为10            B.反应中乙、丙变化的水平比为15:1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D

【分析】乙物质反应后水平增加了18g,是生成物;丙物质反应后水平增加了16g,是生成物;甲物质反应后水平降低了34g,是反应物;甲物质降低的水平等于乙、丙物质增加的水平和,说明甲物质分解生成了乙、丙两种物质,故丁物质水平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会不是反应物,更不是生成物;A、由剖析可知,a的值是5,该选项认识不正确;B、反应中乙、丙变化的水平比为18:16=9:8;该选项认识不正确;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不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认识不正确;D、由剖析可知,丁可能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会不是反应物,更不是生成物,该选项认识正确。故选D。

7.下列有关水平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水平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水平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类型,不可以改变物质的总水平

C.水平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伴随科技的进步,精密仪器为大家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答案】A

【分析】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故水平守恒定律不只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水平关系,还与微观过程有关,错误,B、水平守恒定律告诉大家: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类型,不可以改变物质的总水平,正确,C、水平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正确,D、伴随科技的进步,精密仪器为大家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正确,故选A

8.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肯定含有( )

A.氮元素和氧元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

C.氮元素和碳元素    D.氮元素和氢元素

【答案】D

【分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说明该物质中肯定含有氮元素和氢元素,氧元素是不是含有没办法确定.故选D.

9.肯定水平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水平为20.8g,其中H2O的水平为10.8g,则CO2的水平为

A.5.6g    B.8.8g    C.4.4g    D.4.8g

【答案】C

【分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水平之比是12:4=3: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水平比也为3:1,10.8gH2O中氢元素的水平=10.8g×=1.2g,则CO和CO2中总的碳元素的水平=1.2g×3=3.6g,设生成的CO的水平是x,CO2的水平为y,则x+y=20.8g−10.8g,x+y=3.6g,解得x=5.6g,y=4.4g。故选C。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A.P+O2P2O5          B.C+2OCO2

C.Mg2+O22MgO      D.3Fe+2O2Fe3O4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程式判断正误的办法:化学式是不是正确,是不是配平,反应条件是不是正确,↑和↓的标注是不是正确。A、方程式没配平,故错误;B、氧气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错误;C、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故错误;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D

11.化学方程式 2H2O+O22H2O中等号表示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参加反应的氢、氧分子数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分子数

C.参加反应的氢气、氧风韵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水平

D.参加反应的氢水平等于水中氢气的水平

【答案】C

【分析】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A、D错误;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总数与生成的水分子的数目不同,B错误;依据水平守恒定律可以得到参加反应的氢气、氧风韵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水平,所以答案选C。

12.在化学世界里没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一样的地方表示着不一样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CO2: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C.2H:2个氢元素    D.O: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C

【分析】A、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的数字加正负号中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正确;B、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CO2中的2表示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正确;C、元素只讲类型,不讲个数,2H表示2个氢原子,故错误;D、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故 O中的2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正确。故选C。

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汞元素:Ag    B.铁离子:Fe2+    C.氨分子:NH3    D.氧化铝:AlO

【答案】C

【分析】A、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汞元素:Hg;Ag是银元素;错误;B、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铁离子:Fe3+;Fe2+是亚铁离子,错误;C、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所以表示为NH3,正确;D、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而氧元素为-2价,所以可以参考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书写,得化学式为Al2O3,AlO错误。故选C。

2、非选择题(本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21.物质丙是要紧的化工商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要紧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请完成下列空白。

物质

 

微观示意图

 

 

 

 

(1)甲、乙、丙3种物质都是由 _______构成的.

(2)甲、乙、丙中是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3)物质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4)丙中氮、氢元素的水平比为___________.

(5)写出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子  丙  -3价  14:3  N2+3H2  2NH3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打造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征。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结合上图剖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

【答案】  分子  原子    2H2O2

【分析】(1)丙图中的分子是水分子和氧气分子,他们都是由氧气分子构成;(2)由图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3)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4)甲图表示的是2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为2H2O2;

23.初中三年级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程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水平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下装置:

 

(讨论与探究)(1)甲组实验中,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可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玻璃管上端没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依据乙组和丙组设计的“水平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按需要完成下列问题。

①乙组实验可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水平守恒定律。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水平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水平总和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水平总和。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用途。

(实验结论)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剖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剖析一下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思与交流)通过对甲、乙、丙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了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让装置迅速冷却白磷燃烧、冒出白烟,燃烧过程中小气球膨胀,燃烧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小气球又变瘪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从玻璃管中逸出,天平称量反应前后水平总和发生变化烧杯内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偏向右盘遵守等于催化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水平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水平总和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类型、数目、水平均不发生改变,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水平相等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守水平守恒定律;②依据水平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水平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水平总和;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用途;(3)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水平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水平总和;(4)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剖析一下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类型、数目、水平均不发生改变,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水平相等;(5)甲、乙、丙三个实验,均遵循适当守恒定律,其中甲和丙仪器密闭,实验现象与水平守恒定律相符,乙容器没密闭,实验现象与水平守恒定律不符合,故启示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